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站点介绍 > 建设制度
建设制度

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野外站的建设,科学院科发局资源环境处于2014年对院内野外台站进行调整,组建了4个综合性野外站观测研究网络。蒙城站加入了日地空间环境观测研究网络(STERN)。在科学院的支持下,野外站依托单位承担起责任主体、管理主体、建设主体的责任,推动野外站建设;科学院科发局推动成立野外站网络的科学委员会、对各野外站进行综合评估、推动数据规范与标准化、实现数据共建共享,同时也在运行补助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蒙城野外站日常运转经费由安徽省地震局和中国科技大学共同投入,蒙城野外站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每季度账目会交由省地震局财务人员审核,确保经费执行安全,专款专用。

蒙城野外站始终坚持中国科技大学和安徽省地震局领导下的站长负责制,日常事务由常务副站长负责,副站长具体执行,遇有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协调解决。野外站制定了业务观测工作流程,使即使完全不了解仪器工作原理和状态要求的员工也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适应了野外站工作人员能力分布不均衡的需要;野外站人员科研奖惩制度也进一步促进了野外站工作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业务能力提升。

由于蒙城野外站涉及的面较宽,专业领域较广,不同的野外观测实验室都有相应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如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规章制度)。在下一建设中将梳理野外站的工作内容,进一步完善蒙城野外站的运行管理制度。